在大家的印象里越野车的鼻祖恐怕非威利斯莫属了。没错当代无论是著名的丰田LC系列还是路虎第一台越野车——卫士还有当今的,都可以追溯到威利斯。不过最早搞越野车的并不是美国人,在1940年美国人打造出威利斯的几年前,大洋彼岸的法西斯德国就有了领先当时技术几十年的越野车啦。
顺着前言继续往下说,当年蓄谋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军方急需一款拥有优良性能的越野车。谁曾想,为满足简单的军车需求。德国人造车精益求精堆砌技术的“坏毛病”却造就了传世经典。
它身上的先进设计,就连现今越野车都望尘莫及,它就是1937年军工代号为Kfz.B20 四驱越野车。它也是世界上首款装备全时四驱的越野车。当时德国总参谋部要求军用越野车可以伴随机械化部队的坦克前进,在德法边境的阿登森林中拥有坦克一样的越野性能并且要拥有极其灵活的操控。
在德国的Honamog、宝马及Stoewer三家的共同努力下,Kfz.B20这款拥有H形钢制底盘大梁、五前速手动波箱(当年一般汽车只有三前速)、全时四驱系统、前、中、后轴差速锁、四轮独立悬挂的越野车在1936年面世。
在当今也只有奔驰G等寥寥几款车才拥有三把差速锁。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还拥有四轮转向,最小转弯半径仅3.3米。和几十年后雪铁龙的后轮随动转向不同的是,该车后轮是跟随前轮主动转向的,而且前后轮是采用相同轨迹转弯的,纯机械结构的。相信即便是当今也没什么越野车能比Kfz.B20更灵活,更能在深林里穿梭。
此外该车配备了3.6升引擎及干油池式润滑系统,相信这些配置就算是在现今也是相当强悍的。只可惜要生产这样先进的汽车,成本极高。在当时需要采用太多贵金属材料(德国及仆从国、占领国并不出产主要来自于中国),碍于当时的物资的缺乏,终究是在1940年中国主要出口港口被日军占领后被迫停产。从经历战争的摧残战后德军装备大销毁,Kfz.B20存世不足5台。
VW82桶车某一种意义上就是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军用版。由于战争的需要,国民车甲壳虫改装为代号编号为Type 62的甲壳虫,这就是后来Type 82的原型车。关于甲壳虫的历史想必大家已经看过太多的文章了,不再赘述。因为生产及其简化该车取代Kfz.B20,大面积装备德军以及仆从国军队,成为德国军队的象征。
VW82桶车结构极其简单,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虽然是后驱车但是在北非战场上,确有沙漠轻舟的美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台车的设计很考究,冲压钢板制造的车体极其轻巧整备质量仅为790kg,大梁则是底盘中央的一条钢管。
后置水平对置四缸仅0.985L,即便日后换装了1.131L发动机马力也并不太大。轻巧的车身保证了良好的推重比,小保证不会因为马力过大使得后轮容易失去抓地力。而且发动机的重量完全压在后轴和极倾向与后轴的前后配比,四轮独立悬挂使得这台车的操控性极佳。沙漠行驶能力也非常出色。
装备风冷发动机的VW82几乎能视为保时捷的鼻祖了,当然这是题外线拥有极佳的战场维护性能,深得交战双方的青睐,北非英军一旦缴获该车便立刻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VW82e则是在VW82的基础上再大梁中嵌入了前向输出轴,实现了分时四轮驱动。
因为VW82极致简约的钢板冲压一体化车身设计,水陆两栖的166桶车才有机会出现。166桶车则是在四驱版VW82e的基础上更换了一体化船型车壳。
为了防水,166型桶车的车体上没有车门,和82桶车一样,它也有折叠式帆布顶棚、管制灯和前舱备胎。为了放置推进器,发动机百叶窗上设计成凹陷形状,推进器放下时,就会和车体后部的一个三齿花键相啮合,花键由曲轴驱动,带动螺旋桨旋转,推动车辆前进。在平地上,166型能以55英里的时速行驶,在水中时速则超过6英里。
另外一款广泛活跃在德军序列之中的四驱车是霍希108,军工代号Kfz.18。这是一款很丑的车,但是该车的悬挂却是当时四驱越野车的标配。也是当时德军越野车领先于各国的一大资本。
这台车装备四轮独立悬挂,悬挂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双叉臂,更确切一点说是很类似现在的F1赛车悬挂。这套悬挂采用上下两组A型臂连接在车身大梁额车轮方法兰盘之间,减震弹簧设置为两组。在当时相对于普遍的前硬轴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有着出色的减震性能和悬挂行程,并且结构强度不逊于后者。
当时的霍希公司从1936年开始生产901 ,主要用作德军二战使用,二战期间这款车共生产了7703辆,而又大多毁于二战。霍希 901相对于霍希108在豪华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Typ 40车型军工代号Kfz.21广泛作为军官用车装备。
Typ 40相对于早期霍希901的最大区别就是取消了,外带备用轮胎,车身造型也看起来更流畅。著名的沙场骁将隆美尔有大量的宣传照片就是霍希901伴随拍摄的。霍希901采用分时四驱系统,装3.8升上限功率92马力。悬挂和前面我们提到的108类似。
1934年W103的替代车型代号为W31的Gelndewagen G4问世。Gelndewagen G4使用一台上限功率为74Kw的V85.0L发动机取代先前的直列6缸发动机,用液压助力的转向机构取代落后的拉线式机构。技术的革新虽然值得肯定,但是随之而来的确是Gelndewagen G4超过3吨的车重以及战争中最为忌讳的机械结构过于复杂的特性。
截止到1939年,W31问世的6年中总产量为39辆,有意思的是它们并没有交付给前线的部队,而是如数被纳粹党卫军所收纳,其中便包括阿道夫希特勒。在以两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中我们大家常常会看到纳粹高层军官站在W31后排检阅党卫军的场景,恐怕这便是Gelndewagen G4所扮演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角色之一。
经过二战的烽火,诸如Kfz.B20这样的经典已经很少传世了。大部分德军越野车成为了第三帝国帝国的随葬品。留下来的火种就是奔驰G的前身乌尼莫克的鼻祖G4的技术了。也成为了除了威利斯子子孙孙外,一枝独秀的德系越野车典范,随着欧洲一体化活跃在欧洲各国军队在欧罗巴大地上生根开花。
下一篇: 宝马中国断轴门事件来龙去脉!